2012年1月5日,中钢协在北京郊外的九华山庄召开会议,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均有官员出席,如何应对普氏以及由于普氏而酝酿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成为会议议题之一。中钢协会长朱继民在会上希望中国钢铁企业不要参与铁矿石交易平台,而要把钢协推出铁矿石指数作为一个产品做起来。 神秘的普氏价格指数怎么引起中国钢铁行业如此的警惕?事实上,自从2010年,普氏指数被世界三大矿山选为铁矿石定价依据之后,质疑甚至指责三大矿与普氏指数“合力”推高矿价声音不绝于耳。 中钢协一位高层在会议当天对本报称,“金融机构将借助普氏迟早将铁矿石推向期货和各种衍生品市场,这个市场没有普氏所谓的独立发现价格体系,也没有所谓的客观透明,只有投机和炒作。” 普氏,因其作出的估价成为全球铁矿石定价基础而声名鹊起。它对石油的估价也成为国际各大石油市场的定价和交易基础。它不生产任何实物商品,却能够通过估价对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产生影响。 让中钢协“惧怕”的原因还不止于此,大规模金融力量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投资炒作才是根本。 本报调查发现,事实上,在普氏和它的母公司麦格希集团的身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金融利益集团,这不是阴谋论,这是现实中存在的金融利益集团,这些金融巨头同时还控制着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公司。 普氏的定价权 直到现在很多人对普氏的了解,仅限于它在铁矿石定价上的影响。这家公司一直在纠正外界对它的误读:他们做的是对当日价格的估价,不是指数。 只要二三十个人就可负责整个中国乃至亚洲市场,他们每天通过电话或者QQ等通讯工具询问买卖双方的报价,根据这些报价预估出市场可以成交的价格,15:30被发布出去,16:00开始跟踪市场实际的成交价,16:30得出新的估价,这个价格成为市场最后成交或者能成交的价格。 这家机构名为普氏能源资讯(Platts),它与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同属于美国麦格希集团公司。现在,它对铁矿石的估价成为全球铁矿石定价的基础;它对原油的估价被国际原油市场采用,成为交易和定价基础;它还在扩充它在焦煤、氧化铝、海运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力。 普氏给本报提供的材料称,其是全球领先的能源、石化和钢铁信息提供商,是评定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基准价格的重要机构。这些信息包括:碳排放、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钢铁、核能、石化和海运市场,影响了世界上150多个国家的能源企业。 2011年10月初,普氏在中钢协宣布推出中国铁矿石指数两天后,在北京国贸饭点召开会议,推广其铁矿石估价方法。在这次会议上,普氏宣布将在年底前推出其对焦煤的估价。 在中国,普氏还进一步加深与合作伙伴金银岛(北京)网络科技股份公司的合作,并新推出了一款中文界面的石油市场信息平台。此外,双方还计划推出另外两款针对中国化工和塑料(9725,-5.00,-0.05%)市场的产品。 从原油、成品油到铁矿石,再到新推出不久的氧化铝、焦煤等众多大宗商品,在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普氏对这些大宗商品的估价,都已经成为这些商品的交易基础。其分析师甚至称,即便是中国实行政府定价的成品油领域,普氏都是其价格形成基础。因为在现行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所参考的几处国际交易市场,都是在用普氏的估价作为结算依据。 2011年,普氏先后收购了北美天然气市场分析领域的领先企业Ben-tek Energy和环球钢讯(SBB)及其旗下的TSI指数。对后者的收购,让中国钢铁市场意识到铁矿石定价权之争,已经从供需双方的谈判桌上转移到了第三方做出的指数。眼下,中国诸多机构开始纷纷推出自己的铁矿石指数,但是对于普氏来说,这些都不足以对他们构成威胁。 普氏能源资讯亚太区副总裁杨志鹏说,“普氏没有把其他的同业者视为竞争对手,因为没有其他的信息供应商象普氏一样有这么广的业务覆盖范围。但我们在一些特定的商品市场或地域会遇到不同的竞争者。” 对普氏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杨志鹏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消费国之一,在全球能源和商品市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许多新的全球价格基准,如铁和氧化铝,实际上是以中国进口市场价格为基础的。中国对可靠信息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普氏在北京和上海都设有办事处,拥有市场分析师和客户服务专员。杨志鹏对本报介绍说,我们利用传统的营销传播和销售技巧来发展新客户,但是我们首要的关注点是深入参与市场。 这种深入参与市场的能力有时候让中国的业内人士感到惊讶。原中钢集团副总裁、中联钢首席顾问周国成说,普氏能够很精确地掌握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节奏,它对铁矿石的估价好像也永远不会长时间低于中国国产铁矿石的成本价。 责任编辑:NF075(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张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