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生意社03月04日讯 2月27日~28日,由英国《金属导报》与中国五矿集团共同举办的2013年中国铁矿石会议在北京举行。从主办方提供的参会人员目录中,《中国冶金报》记者发现在近300名中外参会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来自贸易、矿山、金融等领域。 据《金属导报》会议经理沃安迪(AndrewWolff)介绍,今年报名参会的人数比往年要少。尽管如此,记者仍发现会场外用于会间休息的场所 人头攒动、声音嘈杂,连一些角落里都有三五成群的人在聊着什么。与会人士对中国钢铁行业和铁矿石市场前景的关注度由此可见一斑。 国际化和产业调整是钢铁业的出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应邀在会上作了《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形势分析》的报告。“尽管中国钢铁行业面临巨大的困难,但是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依然信心十足。”李新创说。那么,未来发展的信心来自哪里?发展的动力又何在? 李新创分析认为,中国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钢铁作为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保持这种地位,钢铁将在中国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建筑、机械制造等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钢铁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 突出,结构调整将代替规模扩张成为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流,产品结构、装备结构、产业布局乃至产业组织和产权结构都将呈现新的更快的变化。 李新创认为,下一个阶段推动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化发展,“走出去”开发资源,建设钢铁厂、加工配送中心、营销机构 和研发中心等;二是产品结构调整,与下游用户紧密协作,拓展钢材应用新市场,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延伸服务;三是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挑战;四是兼并重组,通过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协同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五是进一步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六是推 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未来铁矿石价格下降已成共识 《中国冶金报》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与会人士对铁矿石价格走势的预测非常谨慎,绝口不提具体的数字,尤其是对媒体记者。美国高盛投资合伙人 IanFriedman告诉记者:“我平时非常关注铁矿石市场,对铁矿石市场也有很多分析和观点,但是很抱歉,我不能对媒体发表看法。”还有一位与会人士 还没等记者开口,就直接表明态度:“我不能对媒体发表任何见解。” 尽管敏感的铁矿石市场让与会人士都保持谨慎的态度,但是长期来看铁矿石价格的下降已经成为共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铁矿销售总经理艾 伦·哲温(AlanChirgwin)表示,由于中国未来十年对铁矿石的需求将趋于稳定,低成本铁矿石将取代目前大量存在的高成本铁矿石,这有助于降低铁 矿石价格。 此外,力拓、必和必拓、FMG、巴西淡水河谷等矿山的铁矿石扩产项目,将大大增加铁矿石的供应。里昂证券高级战略分析师伊恩·罗普(IanRoper)分析认为:“目前,全球的铁矿石扩产项目很多,铁矿石供应将面临严重过剩。” 据艾伦·哲温介绍,必和必拓的矿石扩产项目都能按时或提前投产;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久安(JoaoMendes)也介绍了淡水河谷卡拉加斯 S11D铁矿石项目的逐年扩产计划;FMG高级销售和市场经理安东尼·普利迪(AntonyPriddy)介绍了其国王矿和火尾矿的最新进展,并提出 2013年底铁矿石年产量1.55亿吨的目标。 全球铁矿石供应量的增加,加之中国对铁矿石需求增幅的回落,铁矿石供求格局的深刻变化决定了铁矿石价格必然下行。安东尼·普利迪预测说,随着铁矿石海运量的增加,未来铁矿石的价格将下降。伊恩·罗普则预测铁矿石价格最晚将在2015年~2016年降到70美元/吨。 “随着海外独立矿山供应增多、我国海外权益矿陆续量产、中国自给铁矿石快速增加,以及矿业巨头之间的激烈竞争,从长期看,未来铁矿石价格整体将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李新创说。 共推合理透明铁矿石定价机制 从长期看,我国海外权益矿的增加和国内矿山的发展,为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的安全性增添了很大的筹码。但是从短期说,我国对进口矿的依赖度仍将维 持在较高水平。因此,推动建立合理透明的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杜绝市场炒作、人为抬价,对中国钢铁行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3年首次信息发布会指出,这一轮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其原因并不是供求关系发生大的变化,而是垄断市场人为抬高价格造成 的。《中国冶金报》记者向国外矿商询问对此的评论和回应时,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皮尔巴拉矿区总裁GregLileyman说:“我的回应就是没有回应。”久 安和安东尼·普利迪则对此问题选择了沉默。 随着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的瓦解,以铁矿石指数为基础的现货季度、月度甚至每天定价成为主导,现货交易模式已逐渐成为趋势,为市场各方所接受。然而,目前定价所依据的指数编制方法存在较大争议。 “现行的部分指数实际上是一种评估指数,而不是交易指数。买卖双方选择铁矿石价格指数,以该指数月平均价格作为交易结算依据,上下浮动调整作为 最终结算价格。”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总裁董朝斌说,这种浮动指数存在的潜在风险是,少量现货交易决定指数走势,进而影响长协矿销售价格。这种定价机制显 然是不合理的。 在董朝斌看来,中立的平台交易有利于形成合理透明的定价机制。真正对市场具有参考和指导价值的指数应该是根据交易平台实时成交和申报数据信息,按照一定的统计学方法加权平均形成的统计指标,可以有效抵御因恶意人为操纵造成的非正常价格波动。 不管市场形势如何变化,从长远来看,公平合理的铁矿石价格对产业链各方而言都是有利的。因此,推动形成合理透明的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应该成为矿山、钢铁企业、贸易商等的共同追求。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