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1982年正式开工建设,1986年投产运营,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2003年5月18日,原日照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为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全港拥有日照东港区、日照中港区、日照西港区、岚山港区、岚山北港区五大港区,有生产性泊位28个。
地理位置 日照港位于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中部。东临黄海,北与青岛港,南与连云港港比邻;隔海与日本、韩国、朝鲜相望。港口陆上铁路经兖石线与全国铁路网相联;公路有三条干线通往全国各地;水路可直通我国沿海及世界各港,目前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随着中国兰新铁路与哈萨克斯坦土西铁路的全线贯通,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之一的日照港,正日益成为国际海陆运输的重要枢纽。
经济腹地 日照港腹地非常广阔,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山东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区,人口8000多万,面积18万平方公里。间接经济腹地包括甘肃、宁夏、新疆等中原、西北广大地区,人口2亿多,面积约占全国的1/5。是国家实施“西煤东运 北煤南运”战略的重要出口,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通道。
自然条件 日照港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港口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东临黄海,北与青岛港、南与连云港毗邻,隔海与日本、韩国、朝鲜相望。港区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气候温和,不冻不淤,适合建设包括20~30万吨级大型深水码头在内的各类专业性深水泊位100余个,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深水良港。
日照港湾阔水深,不冻不淤,陆域平坦宽阔,是建设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具备发展临海工业和建设大型物流中心的良好条件。且日照港处于苏北浅滩和山东半岛交汇的凹部,在海洋大比例尺上处于有掩护状态。因而,历史上没有台风直接登陆的记录,也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记录。
日照港所处地域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7℃,年大于6级风的频率为0.51%,大雾年平均出现天数为11.4天。港口全年作业天数可保持在300天以上。 |